-
中国研学旅行 从红旗渠走来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 伴随大众旅游时代的来临,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将“研学旅游”纳入中小学生日常教育范畴。教育部、国家旅游局等11部门也联合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助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 红旗渠风景区于2016年年初入选全国首批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在落实习总书记“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和“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具体行动中,探索出了独特的红旗渠研学之路。 红旗渠,一座永远屹立的精神丰碑 一渠绕群山,精神动天下。 上世纪60年代,十万开山者历时十年,削平山头1250座,架设渡槽152座,开凿隧洞211个,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1515.82万立方米,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开凿出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它像一条蓝色飘带缠绕在“北雄风光最胜处”的太行山上,把中华民族的一面精神之旗插在太行之巅。据计算,如果把这些挖砌的土石垒筑成高2米、宽3米的石墙,其长度可纵贯祖国南北,将南国的广州与北国的哈尔滨连接起来。红旗渠工程之艰巨、美学价值之高,堪称人间奇迹。 红旗渠的修建,不仅解决了林县人民吃水难、用水难的生存问题,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孕育产生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红旗渠精神不仅是鼓舞我们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不断奋进的宝贵精神财富,更是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精神力量! 红旗渠,让精神在研学中传承发扬 2016年12月,教育部、国家旅游局等11部门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各地将研学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综合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这一信号的释放,更是把“研学旅行”放在了青少年成长重要的战略高度。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红旗渠已由单一的水利灌溉工程发展为人文与山水最完美、最和谐组合的经典景区,并荣获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旅游系统先进集体、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荣誉称号20多项国字号品牌,先后有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南开大学等500余家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到此挂牌,设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国家“研学旅行”概念的提出,为红旗渠这条“生命渠”点明了新的发展方向,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推动中国研学旅行发展,红旗渠风景区责无旁贷。 红旗渠自建成以来,就一直是中国乃至世界瞩目的焦点,研究和学习的范例。有着悠久“红色历史”的红旗渠,依托景区独有的石工建筑、精神内涵和太行山秀美的山水景观等资源,为中小学生量身打造了“中国青少年红旗渠研学之旅——十个一”主题教育旅游产品,即:当一次红旗渠讲解员、看一场红旗渠电影、走一次红旗渠、推一把独轮车、抡一回开山锤、抬一回太行石、吃一次民工餐、看一场凌空除险表演、学唱一首红旗渠歌曲、开一场红旗渠主题班会。项目以“十个一”主题教育课堂为主要内容和活动载体,通过观光览胜、场景还原、参与体验、精神教育和学习探讨等寓教于乐或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让中小学生在行走中阅读历史,在体验中感受精神,在快乐中完成教育。从而达到提升学生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提升学生社会实践的能力等研学目的。 组织实施的“红旗渠精神进校园”系列活动,到北京、天津、上海、南京、香港和澳门等多个城市的153所大专院校和中小学进行红旗渠精神的宣讲,带动更多学子参与研学旅行。作为中国石工建筑的人工奇迹和时代精神的重要载体,红旗渠首开了中国研学旅行先河。 红旗渠,中国研学旅行新高地 “作为一种精神和文化性格,红旗渠精神早已流进了林州人的血液里,渗透进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创业中,并在发展和实践中,被不断传承、创新和发展。”林州市委书记王军说,“作为河南旅游业一道独特风景,研学旅游、红色旅游正在助推红旗渠跃上一个新高度。”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为促进红旗渠旅游与本土文化的融合发展,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培育文化旅游消费热点,今年4月,由安阳市人民政府主办、安阳市旅游局承办的“红旗渠畔甲骨情”大型研学宣传活动在红旗渠风景区精彩开幕。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画院、郑州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26所全国高校的5000余名学子及我国香港的20名大中小学校长等齐聚红旗渠畔,使得青春气息延伸至红旗渠景区的每一个角落,使得战太行的壮举再次真实展现于世人眼前,将青春与庄严、古朴与现代相结合,展示出红旗渠景区生机勃勃、青春向上的旅游氛围。使广大青少年进一步感受红旗渠精神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让传统文化得以继续传承、创新和活化,以学与乐相补充结合的方式让每一位游客在旅行中学习,在旅行中成长。 5月26日,“中国研学旅行联盟成立大会暨红旗渠研学旅行论坛”在林州市红旗渠风景区召开。会上将红旗渠风景区作为研学旅行联盟的发起单位与副理事长单位、及常设会址,围绕红旗渠制定了《中国研学旅行联盟团体系列标准》和《中国研学旅行联盟红旗渠宣言》。大会形成“中国研学旅行从红旗渠走来”的共识,并决定将每年的5月26日确定为“中国研学旅行日”。 “中国研学旅行日”缘何情定5月26日?中国研学旅行联盟副理事长、红旗渠管理处处长马和平娓娓道来,今年的5月26日是中国研学旅行联盟成立的日子,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红旗渠作为研学旅行联盟的发起单位、副理事长单位与常设会址,将在每年的这一天召开中国研学旅行论坛。“5·26”的谐音是“我爱游”,这三个汉字的拼音首字母“W”“A”“Y”组合后,构成一个新的单词“way”(中文:路,行走之意),意为:“5·26中国研学旅行从红旗渠走来”。 “中国研学旅行从红旗渠走来!”中国研学旅行联盟理事长胡呈军兴奋地说,“研学旅行是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有效育人形式,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重要举措。中国研学旅行联盟成立大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研学旅行建设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红旗渠风景区已渗透中国研学旅行领域新高地,在中国研学旅行行业发展历程上更是一次质的飞跃。” 为加深“中国研学旅行从红旗渠走来”的品牌影响力与广誉度,红旗渠风景区依托中国研学旅行联盟成立大会召开之势,邀请河北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对景区研学产品进行详细规划,先后于7月21日、8月19日两次召开红旗渠研学旅行项目规划专题汇报会,深度挖掘红旗渠旅游资源的发展前景与教育价值、市场价值,以创新规划为理念,以切合当前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身体发展为基点,制定红旗渠研学旅行专业化标准课件、编制红旗渠研学旅行线路,使一套专业且规范的红旗渠研学旅行课程进校园,并在学生后期的生活中和学习中得到有效实践,真正实现寓教于乐、寓学于乐。 9月8日,红旗渠研学旅行规划评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邀请教育部、旅游界、北京大学等各领域七名专家学者组成专家评审组,对红旗渠研学旅行项目规划进行最终评审。会上,红旗渠研学旅行规划被定为国内首部研学旅行专项规划,并认定“山碑·天河·红旗渠”和“研学圣地红旗渠”两大品牌已被红旗渠采用。作为全国首家通过业界权威专家评审的研学旅行单位,红旗渠风景区再一次将中国研学旅行推上新的制高点。 以借助大型活动提升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快扩大和推动“研学圣地红旗渠”品牌影响力,9月24日,由红旗渠风景区、北京家有童星教育集团联合主办的2017万名童星游“研学圣地红旗渠”暨“千名铁姑娘打钎”创世界纪录活动在红旗渠风景区隆重举行。世界上最多人参与的“铁姑娘打钎”创世界纪录在红旗渠风景区申报成功。红旗渠纪念馆活动现场,来自河南、河北、山西、山东、北京等全国百余家学校的学生,摆出巨大的“研学圣地红旗渠”七个字,3000余名“铁姑娘”用新颖的舞蹈艺术形式,精彩再现上世纪60年代铁姑娘们不畏艰险、抡锤打钎,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凌云壮志,向世界展示“山碑·天河·红旗渠”的红色魅力,演绎出以红旗渠为时代象征的民族精神。 红旗渠,五大发展理念下可持续发展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而这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也为红旗渠的课程创新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思路,促进其进一步可持续发展。 红旗渠的研学旅行项目从思维诞生到项目落地,始终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不断丰富产品内容、提升产品品位、开拓产品市场,将书本知识同生活经验、课堂教育同实践体验有机融合,使得红旗渠研学旅行项目产品在实践中发现,在实践中认知,在实践中发展,在实践中得到证实。 红旗渠的红色旅游产品,更是充分做到了将文化与山水、生态与城市形象的有机结合,通过开展研学旅行和红色旅游,形成红、绿、古相互依托的综合旅游方式,实现跨范围、跨行业、跨领域的联盟合作体,从而推进中国研学旅行的社会化与创新化。同时,红旗渠还确保研学旅行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得到有效发挥,加快推进项目的落地实施,将红旗渠打造为国际化、现代化、创新化研学旅行目的地,切实推进我国研学旅行工作,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林州市市长王宝玉说:“红旗渠精神不仅激励我们自强不息、奋斗不已,也促使旅游业日益成为林州市的又一新兴产业。目前,我们的研学产品正在从品牌营销向产业发展转变,随着研学旅行产业链的拉长,研学旅行将撬动林州经济的再次腾飞。” [返回列表] 分享至: window._bd_share_config = { "common": { "bdSnsKey": {}, "bdText": "", "bdMini": "2", "bdMiniList": false, "bdPic": "", "bdStyle": "0", "bdSize": "16" }, "share": {}, "selectShare": { "bdContainerClass": null, "bdSelectMiniList": ["qzone", "tsina", "tqq", "renren", "tsohu", "t163", "weixin"]} }; with (document) 0[(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 || body).appendChild(createElement('script')).src = 'http://bdimg.share.baidu.com/static/api/js/share.js?v=83655593.js?cdnversion=' + ~(-new Date() / 36e5)];了解详情>> 2019-11-11 阅读:95
-
永远的红旗渠精神红旗渠是上世纪60年代河南省林县人民历时10年建造起来的一条人工天河,誉满华夏,播扬五洲,可以和我国历史上任何一条名渠相媲美。周恩来总理曾说:“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外国朋友来到中国,应该去参观一下红旗渠。”从1969年红旗渠竣工以来,先后到此参观的外宾就有来自五大洲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700人之多,他们无不对红旗渠发出由衷地赞叹。红旗渠也是全国的一面红旗,40多年来国内前来参观学习的达162.4万人,现在它已成为太行山上著名的旅游胜地。 红旗渠的确是一个奇迹,它奇在哪里呢? 第一,跨省跨县跨流域引水,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农耕社会,水是生存的命脉。历史上因水利纠纷,省与省之间,县与县之间,甚至鸡犬之声相闻的邻里之间,时常发生争斗,有的还开枪动炮,造成死伤悲剧。河南省林县与山西省平顺县相隔巍巍太行山,将平顺县浊漳河的水引进林县,是林县人民千百年的梦想,这一梦想在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变成了现实,而且主干渠有20公里建在平顺县境内,施工三个月。这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体现了山西人民顾全大局的崇高精神和风格。 第二,劈山填谷,工程艰巨,改变了河山旧貌。红旗渠从1960年2月动工,到1969年7月建成,历时10年。总投工3740.2万个,总干渠长达70.6公里,干渠、支渠和斗渠总长度1520多公里,削平了1250个山头,打通了211个隧道,挖土石方1818万立方米,相当于从哈尔滨到广州修筑一道高3米、宽2米的“万里长城”。同时,修建小型水库48座,塘堰346座,各种建筑物12408座,架设渡槽157个,还建起了扬水站、水电站等等,重新安排了林县的山山水水。 第三,困难时期办大事,展示了人民群众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红旗渠开工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国际敌对势力千方百计封锁、制裁我国。林县人民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毅然上马红旗渠项目,“流自己的汗,干自己的事”,充分体现了不怕困难,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气概。当时,新中国成立只有10年,尚属“一穷二白”,科学技术落后,没有任何现代化施工手段,这样一条人工天河基本上是靠人一锤一钎干出来的。期间还历经了“文革”十年的曲折及影响。在重重困难的情况下,建成红旗渠如此宏伟的工程,实在是可歌可泣的壮举! 第四,结束了林县人民祖祖辈辈缺水盼水的历史,为提高群众生活和发展工农业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林县历史上严重缺水,十年九旱,小旱薄产,大旱绝产,人畜吃水十分困难。红旗渠的建成,功在当代,造福千秋。不仅解决了全县人畜吃水困难,而且把大部农田变成了水浇地,为农业生产创造了良好条件,为逐步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城镇化奠定了基础。 红旗渠的建成,铸造了宝贵的红旗渠精神。今天,我们回顾总结和弘扬红旗渠精神,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关键 红旗渠的建设,从计划的提出到勘察、设计、施工,时任县委书记杨贵同志是最直接的领导者、组织者,被誉为是建设红旗渠的旗手。当地群众说:南有都江堰,北有红旗渠;古有李冰,今有杨贵。这充分说明了杨贵同志在红旗渠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杨贵同志是在党的领导和教育下逐步成长起来的干部。正是因为他长期坚持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树立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才使他能够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带领林县人民干出了红旗渠这一惊天动地的伟大工程。 新中国成立后,林县人民政治上翻了身,但经济上还没有完全翻身,许多人仍过着糠菜半年粮的苦日子。缺水,是影响林县发展的主要矛盾,也是全县父老乡亲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1954年,杨贵同志到林县担任县委书记后,对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医疗、文化、教育等问题全面调研,特别是把解决缺水问题作为头等大事,提出了水字当头、全面发展的方针。他积极发动群众挖掘山泉水,管住天上水,开渠、打井,修建中小型水库、塘坝……,建起一批水利工程,在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1959年遇到特大旱灾,全县无水可用。在这种情况下,县委派出三个调查组到外县找水源。杨贵同志带领的一组,越过太行山来到山西省平顺县,发现浊漳河水源丰富,大胆提出了“引漳入林”的方案,希望从根本上解决林县人民的困难,辛苦一代,造福万代。经河南、山西两省协调,批准了这一工程。 然而,好事并不好办,真正办好,困难重重。当时不仅在技术、物质方面遇到了极大的困难,更重要的是大家对能否建成红旗渠的看法不尽一致。有人表示怀疑,有人甚至坚决反对。究竟是干还是不干,是大干还是小干,是自力更生,还是等、靠、要,从领导干部到群众,从党内到党外,对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终,绝大多数人认识到“引漳入林”是一个关系林县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林县县委经过分析,下定决心,无论困难有多大,也要把这件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办好。1960年农历正月十五,全县3.7万民工浩浩荡荡开赴主干渠第一线,正式拉开了工程的帷幕。 40多年过去了。实践证明,修建红旗渠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效益是巨大的。当杨贵同志调离林县时,自发为他送行的群众排成了长龙,一片感谢、赞扬声。有的端着一碗清水,有的泣不成声,苦苦挽留,还有的打出横幅“太行一渠清水,杨贵一身正气”。群众的感情说明,领导干部只有心里装着群众,时时刻刻为群众着想,抓住主要矛盾,解决主要矛盾,才会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做出经得住历史检验的功绩。历史的脚步永不停留,情况时刻变化,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也在不断变化,而我们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任务是无限的,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而不懈奋斗。 二、相信和依靠群众,是我们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力量源泉 红旗渠的建设,是一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没有群众的愿望和创造,不会产生修建红旗渠的设想;没有干部和广大群众的苦干精神,也不可能建成红旗渠。 修建红旗渠的设想来自于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创造。杨贵同志多次深入山区,既了解各地严重缺水的状况,又总结群众因地制宜创造的新鲜经验。他在下乡调研中发现,地处深山区的桑耳庄和马家山劈山修渠解决了人畜用水的经验;了解到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修建的爱民渠,解决了几个村的用水问题。在许多典型经验的启发下,他逐步形成了劈开太行山、“引漳入林”的思路。实践证明,领导干部只有参与群众的生产活动,才能掌握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开创工作的新局面。 在红旗渠的建设中,每一寸渠道、每一个涵洞、每一个渡槽、每一座桥梁……,都饱含着人民群众的心血和汗水。建渠10年间,参加建设的民工约30万人。领导、群众、技术人员同心协力,干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遇到问题同群众商量,相信和依靠技术人员,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期间,人民群众也表现出了巨大的牺牲精神,危险中他们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令人无比感动。工程技术人员吴祖太在一个隧洞施工出现塌方时,明知有危险,但为了民工安全,他和姚村卫生院院长李茂德一起入洞查看,不幸牺牲。除险队长任羊成,每天腰系大绳,飞崖除险,为崖下修渠民工的安全开路。有一次从半崖上掉下来,掉到荆棘窝里,浑身扎满了枣刺,还被磕掉了三颗牙,仍不下火线。建渠的10年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英雄模范,先后有81位同志献出了宝贵生命,他们将永远受到人民的敬仰。 修建红旗渠中惊心动魄的场面、可歌可泣的故事数不胜数。它说明,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被发动和组织起来的人民群众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可以改天换地!领导干部要永远和人民群众在一起,这是我们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成功的法宝。 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革命和建设的传家宝,要世世代代发扬光大 兴建红旗渠的年代,我国正处于一个特殊的时期。是干还是不干?是早干还是晚干?当时的林县县委进行了充分的讨论。早干早受益,晚干多受苦,全县群众为解干旱之苦,迫切要求早干、大干、快干。县委分析了自身的实际困难,提出用精神凝聚力量,号召全县人民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保证了工程的胜利。任村公社承担渠首截流任务,指挥部派出500名强壮劳力组成突击队投入战斗。截流筑坝需要大量沙石,队员们在羊肠小道上迅跑如飞,脚上磨出血泡,肩膀压得红肿,也不停歇。一个月内平均每人穿破四双布鞋,磨烂六个垫肩。最后截流的10米工程,河水翻滚,奔腾咆哮。人们喊着口号把一块块巨石、一筐筐石渣、一个个沙袋同时投向龙口,但随即被激流冲走。几个人将几百斤重的巨石抛下,亦无踪影。在这种情况下,群众激情满怀,124人组成了三道人墙,手拉手,肩并肩,挺立在寒冷的河水里,在人墙的掩护下,垒起了一块块巨石,贴上了一个个沙袋,填上了一筐筐石渣,终于使大坝合拢,截流成功。 红旗渠建设中,群众按受益面积出工,自备工具,自带口粮。石灰自己烧,水泥自己造,节约每一分钱。整个红旗渠建设总投资6865万多元,其中国家资助1025万多元,仅占总投资的14.94%。更为值得称道的是,在红旗渠建设的10年中,没有一次请客送礼,没有一处挥霍浪费,没有一例贪污受贿,没有一个人挪用建渠物资,这是多么可贵的精神啊!这不就是我们党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吗?这不就是勤俭建国,勤俭办一切事业的方针的传承吗? 四、坚持实事求是,讲真话、不讲假话,就会无往而不胜 求真务实,勇于坚持真理,勇于修正错误是红旗渠成功的又一关键所在。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杨贵同志作为主要领导经常听取群众和技术人员的意见。当“引漳入林”工程开工20多天后,在工地上参加劳动的杨贵同志,发现战线太长,力量分散,工效很低。他随即与民工、技术人员座谈,听取意见;紧急召开县委常委会议,作出决定,缩短战线,集中兵力打歼灭战,把主要力量集中摆在山西境内20公里长的渠道上,既可尽快把漳河水引入林县境内,又可减轻山西人民的负担。这样调整力量后,只用3个多月就把20公里的渠道建好。 1958年,许多地方刮起了“五风”,不少领导干部被吹得东倒西歪,杨贵同志却始终坚持实事求是。1958年夏收后召开小麦产量汇报会,不管上级怎么施压,怎么诱导,他始终说:单产114斤。1958年秋种时,地委要求深翻1米,他算了一笔账,如果这样深翻,必然耽误播种,在受到严厉批评的情况下,他仍坚持从实际出发,第二年小麦获得丰收。大办钢铁时,没有矿石的南乐、清丰两县也来林县炼铁,地委要求每县5万人上阵。结果,炼出来的只是一些含硫很高的铁疙瘩。期间,毛主席路过新乡在专列上召开座谈会。杨贵当着省委、地委同志的面汇报了大炼钢铁砍了不少树,铁的产量很低、质量不高,影响秋收等问题。毛主席听了汇报后说:“毁了林又炼不出铁,劳民伤财啊!”“粮食是农民的血汗,那么好的庄稼没人收,烂在地里,农民要骂娘的,那我们就对不起农民喽!”当杨贵向毛主席汇报,大炼钢铁中自己也有浮夸时,毛主席说:“这不怪你。是一股风啊!风吹草动,风旋树摇哇。风来了,你不顺风走,风会把你吹倒,甚至会把你吹到大峡谷里去的。”第二次郑州会议时,毛主席就公社规模,纠正共产风、浮夸风、办食堂等问题召开座谈会,杨贵同志也参加了。他把看到的问题如实地向毛主席汇报,再一次受到毛主席的赞许。 还有两件事也充分反映了只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就最终能够坚持真理、纠正错误。1961年7月,在一次会议上,一位领导同志批评红旗渠建设是“左的阴魂不散,死抱着红旗不放”,“杨贵是个死官僚”,要撤销他的职务。小组讨论时,林县县委组织部长路加林说:领导同志对林县的批评不符合实际。这位领导很生气,确定撤销他的组织部长职务。随后,通知各县县委书记参加会议。杨贵同志到会后即找到地委书记提出三条意见:第一,组织部长的意见是对的;第二,不同意撤销这位组织部长的职务,如果修建红旗渠是错误的,责任在他,由他承担;第三,请地委将他的意见报告省委和党中央。在第二天的会议上,杨贵同志介绍了林县缺水的历史及修建红旗渠的意义,并表示不同意撤销组织部长的职务;提出对当前农村出现的问题,要实事求是地分析,不能只责备下边。他的发言得到与会同志的理解。这位领导同志在派人作了调查之后,承认自己批评错了,不久就恢复了那位组织部长的职务。 1962年11月,上面派人来调查林县银行行长路明顺同志“违规”动用退赔款用于建设红旗渠的问题。杨贵和县里其他领导同志共同向调查组汇报,说明动用的是退赔以后的余款,是县委决定用于红旗渠建设的,与路明顺同志无关。调查组要处理分管书记,撤销路明顺职务,县委不同意,最后给了路明顺一个党内警告处分。事情报到分管副总理李先念那里,李先念说:“这不是什么大问题,也不要把它看得过重了。动用这个钱合情合理,只不过有点不合乎当时的规定。”1970年财政部党的核心领导小组向党中央报告,肯定了林县当年的做法是正确的,终于分清了是非。 红旗渠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领导干部要做到实事求是,其最核心、最关键的是不计较个人得失,而以是否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党的事业为标准。只要有这样一种精神,就可以做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因为任何真理都是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党的事业的;同样,任何错误都是不利于人民、不利于党的事业的。执行上级指示,要把坚定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地观察和处理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样就会无往而不胜。 五、加强党的工作是完成好各项任务的根本保证 在修建红旗渠过程中,林县县委首先通过加强自身建设,成为带领群众前进的坚强的组织者和指挥者。杨贵和县委一班人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的优良传统,把党的基本理论与林县的实际紧密结合,抓住了干旱缺水这一主要矛盾,大搞水利建设,因而取得了显著成效。 杨贵同志是修建红旗渠的举旗人,但在这一旗帜下前进的是县委领导集体,是全县的广大党员干部和千百万群众。由于始终把坚持民主集中制摆在重要位置,所以他做到了既大胆负责,又集思广益,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决定,从不个人说了算;尤其是注重发挥每一个领导成员的作用,从不包办代替,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创造性。红旗渠兴建伊始就注重发挥党团员、党团组织的作用,加强思想教育,使党员、干部正确认识修建红旗渠的意义,自觉成为修渠的宣传员、工作员、战斗员,成为走在前列的带头人。每一个党团员都充分发挥了先锋战士的作用,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吃苦在前,艰巨任务在前,危险在前,是每个党团员的自觉行动。24岁的女党员李改云,是姚村公社第一营妇女营长。有一次她检查施工情况时,忽然看到崖壁上有碎石滚落,判断崖壁要坍塌,立即呼喊大家赶快躲开。有一青年姑娘吓得不知所措,她急步向前将其推出。就在这时山体崩塌了,李改云被压在了乱石下,救出来时她已不省人事,人们火速将她送进医院抢救。她稍一清醒,问的第一句话就是:“还有人压在下面吗?”她身体好转后说:“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流点血算得了什么?为了水,就是把一腔热血都洒了也值得。一个人的鲜血和生命,哪有全县人民的水重要和宝贵呀!”英雄说人民之水贵如血,人民说英雄之血浓于水。水与血,血与水,其中的深情厚意,比山高,比水深。 红旗渠精神将永远鼓舞和激励我们前进! (作者:中共中央组织部原部长 张全景) [返回列表] 分享至: window._bd_share_config = { "common": { "bdSnsKey": {}, "bdText": "", "bdMini": "2", "bdMiniList": false, "bdPic": "", "bdStyle": "0", "bdSize": "16" }, "share": {}, "selectShare": { "bdContainerClass": null, "bdSelectMiniList": ["qzone", "tsina", "tqq", "renren", "tsohu", "t163", "weixin"]} }; with (document) 0[(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 || body).appendChild(createElement('script')).src = 'http://bdimg.share.baidu.com/static/api/js/share.js?v=83655593.js?cdnversion=' + ~(-new Date() / 36e5)];了解详情>> 2019-11-11 阅读:227
-
砥砺奋进的林州:从山城到世界人文山水城市荣获“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称号,红旗渠·太行大峡谷游客中心项目投入使用,红旗渠·太行大峡谷晋升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淇淅河国家湿地公园申报成功……9月25日,谈起近年来林州旅游发展的成就,我市市民张先生如数家珍。 事情还要从2016年1月15日说起:市委书记王军在中共林州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提出,要围绕生态建设这一核心,立足建设“世界人文山水城市”长远目标,工业、建筑业、文化旅游业“三业并举”,全力打造全域式景区、全域式园区、全域式社区“三个全域”,加快建设富美林州、幸福家园。 全市上下围绕这个目标,在体制、项目、景区、交通开展了旅游大提升、全域式景区大建设! 体制大变革。两年以来,我市在旅游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大动作不断:2016年6月,我市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旅游局和红旗渠集团合并为林州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红旗渠灌区管理处实现政企分离;今年8月22日,市公安局旅游警察大队、人民法院旅游巡回法庭、工商质监局旅游分局,正式挂牌成立。林州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市公安局旅游警察大队、人民法院旅游巡回法庭、工商质监局旅游分局,旅游发展大格局正式形成。9月15日,由林州市人民政府、 河南投资集团合资组建太行大峡谷旅游公司,新组建的合资公司资产达到8亿元,成为省内为数不多的大型旅游投资公司。9月21日,红旗渠集团与林州滑翔俱乐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项目大建设。红旗渠集团开展旅游项目建设。2017年4月29日,由红旗渠集团投资1.5亿元的红旗渠·太行大峡谷景区游客中心,正式投入运营,游客中心停车区可承载大车200辆、小车1600辆,能同时为2万名游客提供交通、休息、休闲、解说、导识等一站式服务,解决了景区停车难、交通堵塞等难题。游客中心投入运营,标志着我市旅游基础设施和景区管理服务再上新台阶。露水河河道综合治理项目中,投资2200万元、2.2公里的石板岩镇区水面改造完成,项目建成后,一改原有荒滩枯水形象,形成连续蓄水水面,营造出美丽、和谐的水上景观,结合河道两侧绿化、景观道路等配套设施,已成为了石板岩镇区的一道亮丽的风景。黄华特色镇项目、中华古板栗园、太行山森林运动公园、苍溪花街项目等一大批项目正在建设中…… 太行大峡谷里,添加了漂流和滑索。2014年6月,全长4500米、落差85米的太行大峡谷漂流正式开漂;2017年8月,跨越峡谷长度500米的太行大峡谷高空滑索正式开放,90秒里,耳边风声呼啸不断,太行天坑尽收眼底。 红旗渠风景区里,红旗渠飘带如长虹卧波,将漳河与红旗渠青年洞有机联为一体;改造后的红旗渠纪念馆,运用真实山体塑形、场景再现等表现手法,用大量实物铺陈,充分体现红旗渠特色;2017年8月,红旗渠精神VR体验馆开始体验,使游客仿佛亲临红色历史现场,感受当年艰苦环境下的民族魄力。 景区大升级。2016年11月4日上午,红旗渠·太行大峡谷旅游景区成功晋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亲自为我市市长王宝玉授牌。2017年1月2日上午,历经7·19磨难的万泉湖风景区,重建后荣升为4A级景区;2016年,柏尖山景区荣升为3A级景区。2014年12月26日,林州淇淅河国家湿地公园正式通过国家林业局的评审验收。 交通大提升。2017年4月,项目总投资5000余万元、全长10公里的林石公路改建工程全部竣工,路面由原来7米拓宽为9米,还安装了SNS主动防护网;林石公路竣工后,总投资1亿元的任石公路改造拉开序幕。截至目前,任石公路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全长约50公里,途经横水镇、中心城区、陵阳镇、姚村镇、任村镇的黄金通道建设(从南林高速林州出入口至豫晋两省交界)建设完工,服务豫晋两省交流,提升环境品质,彰显生态形象,展现区域风貌。2017年4月25日,市公交公司开通旅游1号专线公交车,从汽车南站到游客中心20多公里,只需1元钱。旅游1号专线公交车,将汽车南站和游客中心联为一体,极大方便了本地市民出行和游客旅游…… 有付出就有收获。2016年2月,国家旅游局公布了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录,共计262个。林州市名列其中!2017年5月20日,在林州市举行的中国生态旅游投资与发展论坛上,林州入选“2017百佳深呼吸小城”。 世界人文山水旅游城市,呼之欲出! [返回列表] 分享至: window._bd_share_config = { "common": { "bdSnsKey": {}, "bdText": "", "bdMini": "2", "bdMiniList": false, "bdPic": "", "bdStyle": "0", "bdSize": "16" }, "share": {}, "selectShare": { "bdContainerClass": null, "bdSelectMiniList": ["qzone", "tsina", "tqq", "renren", "tsohu", "t163", "weixin"]} }; with (document) 0[(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 || body).appendChild(createElement('script')).src = 'http://bdimg.share.baidu.com/static/api/js/share.js?v=83655593.js?cdnversion=' + ~(-new Date() / 36e5)];了解详情>> 2019-11-11 阅读:223
-
公园景观设计重点是什么?公园景观设计和园林设计一样,最终目的是要创造出景色如画、环境舒适、健康文明的游憩境域。公园是现实生活的实景,所以,还要满足人们良好休息、娱乐的物质文明的需要。接下来小编带大家了解公园景观设计说明以及公园设计重点是什么。 公园景观设计说明: 1 、出入口:公园出入口是人流较为集中的地段,须有集散人流的开阔场地,同时,出入口是有人进入公园最先看到的,所以在出入口需要有一些反映公园主题的因素。 2 、道路系统:该次设计的道路主要是从入口分流,贯穿全园的两条主路,其余的是连接主路到达各处景点的次路,铺装用了较为美观和有保健功能的形式。 3、园林建筑:在入口出有浮雕墙,展示公园特点,公园厕所建在林间,既不影响公园的美观,又可以令入厕所的人产生一种幽静的感觉。 4、景观小品设计: 考虑到来这的人群大多数是大学生,以及周围的居民,多喜欢就地休憩,所以在总部设置了很多的铺在地上的休憩板,用高大的树木遮阴。 5、种植设计:按功能要求,植物生态以及总体构思主题进行规划。在主要的游览路线两侧采用湖岸旁边用垂柳,在外侧用小乔木,既起到了遮阴的效果,同时也避免了遮住视线。 6、环卫设计:合理规划布局垃圾站点,方便运输和使用。主要道路20~50m,次要道路50~80m设一废物箱,在本规划范围内设置两座垃圾中转站,每座用地面积不小于100m^2。 7、照明设计: 高、中、低结合:草坪灯,庭院灯营造亲切宜人的环境氛围;道路两侧人行步道和休憩空间则采用中等高度的照明;人流密集的空间,如出入口,集散广场,采用体型高大,照明范围广的灯具,在游人休憩区用光线较微弱的灯具。 8、无障碍设计:沿主干道连续的铺装无障碍通道。 公园设计重点是什么: 1、城市生态公园设计的指导思想 生态公园是以森林植物与生态环境等自然景观为主体的郊野型公园, 其规划设计应突出自然景观, 而以人文景观为辅。生态公园在整体上应该是点、线、片、面相结合形成的生态植物群体, 并且通过植物、水体、地形、道路、建筑等要素创造森林公园环境和园林景观。在植物配置上, 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形式,使具有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能够各得其所, 充分利用环境因子, 构成和谐有序、稳定的群落; 在景观上应该体现丰富多彩城市风貌, 体现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2、城市生态公园的特征 城市生态公园具有“真”、“健”、“美”的基本特点。 所谓“真”,就是生态公园的建设要体现自然,减少人工雕琢的痕迹,给人们建设真正的自然生态环境。“健”,首先是生态健康,就是生态公园的建设要注重生态效益,要科学的配置,做到防风固沙、水土流失、涵养水源等方面有显著作用;其次是能为人们提供一个旅游、休闲、散步、锻炼、娱乐等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美”,就是景观美学功能, 生态公园是通过绿色植物与建筑、雕塑与绘画的相结合, 营造出自然与意境美。使人们置身其中愉悦心情, 陶冶情操, 提高艺术修养。 3、城市生态公园的景观格局原则 3.1生态优先原则 城市生态公园是建立在以人工生态系统为主导的城市区域内,它以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为目标。因此,其景观规划应服从于生态优先的原则,即城市生态公园的景观格局规划应首先满足“有利于生态保护的设计目标”,其余的使用功能和美学功能应该尽可能地服从和协调于生态设计的要求。 3.2空间异质性和多样性原则 异质性是景观的重要特征之一,景观空间的异质性的维持与发展是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重要原则。景观多样性是描述景观中嵌块体复杂性的指标,包括斑块多样性、类型多样性和格局多样性。多样性对于景观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是景观规划设计的准则。 空间异质性依赖于空间尺度,景观中不同斑块的类型与尺度都有不同的变异性和复杂性。空间异质性可以根据其斑块类型的数目和比例、空间排列、斑块形状、相邻板块之间对比度、相同类型板块之间的连接度来形成。 多样性原则不仅讲求的是空间的多样性,也应充分体现在植物品种的丰富性和植物群落的多样性特征上,营造丰富多样的植物景观首先依赖于丰富多样的环境空间的塑造,同时也是为各种植物群落营造更加适宜的生境。 3.3生态可协调性原则 生态可协调性原则是指景观格局构成并不是被动的,完全依据现有自然状况、过程以及现有资源条件来营造景观生态的过程,而是可以主动结合生态、经济、社会等诸多因素来反复协调以最终达到一个满意方案的过程。 4、城市生态公园的景观设计原则 4.1 以生态发展为依据, 发挥“绿”的效益 “绿”主要是体现在植物上,“绿”的效益包括生态效益、景观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所以要合理配置植物造景的绿色效益。 4.2 自然性、生活性、科学性、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 城市中的人们向往绿色,渴望回归大自然环境。因此,在景观设计时,植物造景应综合考虑立地条件中的土壤、气候、降雨量等自然条件,以人为本,充满生活气息,用科学的、艺术的手法将各种矛盾融合统一在规划中, 形成最理想的景观环境, 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4.3 因地制宜, 适地适树与合理引进相结合根据当地立地条件和气候条件合理选择树种, 植物种类丰富多样, 树种地区差异较大, 适地适树,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原则。同时, 科学合理地引进外来适生、无害、观赏价值高的树种, 增加本地区园林植物种类。 [返回列表] 分享至: window._bd_share_config = { "common": { "bdSnsKey": {}, "bdText": "", "bdMini": "2", "bdMiniList": false, "bdPic": "", "bdStyle": "0", "bdSize": "16" }, "share": {}, "selectShare": { "bdContainerClass": null, "bdSelectMiniList": ["qzone", "tsina", "tqq", "renren", "tsohu", "t163", "weixin"]} }; with (document) 0[(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 || body).appendChild(createElement('script')).src = 'http://bdimg.share.baidu.com/static/api/js/share.js?v=83655593.js?cdnversion=' + ~(-new Date() / 36e5)];了解详情>> 2019-11-11 阅读:71
-
体育与旅游相结合体育旅游在国内是一项新兴的旅游产品,与此相应体育旅游也是一门新的学科。 体育旅游是体育与旅游相结合的健身方式。 “所谓体育旅游,是指旅游者为了满足各种体育需求,借助于体育组织或其他中介机构进行的旅游活动.”体育旅游的甚本特征体育旅游与其他形式的旅游相比,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产业分支 体育旅游是体育与旅游相互融合交叉的部分,它体现了体育的社会性与旅游的社会性。体育旅游属于社会体育的一个产业分支,也是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特种旅游的一种,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新兴旅游活动,其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体育旅游是指旅游者在旅游中所从事的各种娱乐身心、锻炼身体、竞技竞赛、刺激冒险、康复保健、体育观赏及体育文化交流活动等与旅游地、旅游企业、体育企业及社会之间关系的总和;从狭义上讲,则是为了满足和适应旅游者的各种专项体育需求,以体育资源和一定的体育设施为条件,以旅游商品的形式,为旅游者在施行旅游过程中提供融健身、娱乐、休闲、交际等于一体的服务,使旅游者在身心得到和谐发展,是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 体育旅游是一种特种旅游,学术阵地在体育学刊上,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因地制宜地制订各地的体育旅游规划。体育旅游依据这一标准可以将其划分为四类:广泛性,专业性,刺激性,民族性。“为了参加或参观体育活动,而离开日常生活范围的、非商业性的旅游.”并且特别强调:“很多情况下,职业运动员参加没有胜负的、纯商业性的比赛。 从广义上可概括为,体育旅游是指旅游者在旅游中所从事的各种身心娱乐、身体锻炼、体育竞赛、体育康复及体育文化交流活动等与旅游地、体育旅游企业及社会之间关系的总和 我国体育旅游已悄然兴起,并且具有很好的前景。要发展体育旅游必须与国家的旅游事业结合起来,抓住2008北京奥运会机会,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加大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力度,加强监督机制建设,适度超前发展。 所谓体育旅游,也可定义是指旅游者在旅游中所从事的各种体育娱乐、健身、竞技、康复、探险和观赏体育比赛等活动与旅游地、旅游企业及社会之间的关系总和。通过体育保健与体育旅游的结合,能够解决因旅途疲劳而使旅游者放弃旅游,从而直接影响到体育旅游行业的持续发展这一问题。因此,我们形成了体育旅游与体育保健结合的构想,并对这一构想进行了分析。 旅游者以参加或观赏各类健身娱乐、体育竞技、体育交流等为主要目的旅游,比如森林旅游、登山、攀岩、探险、参加体育比赛以及一些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等。以后的体育旅游定义不断出现,所谓体育旅游是指游客以参与或观赏体育运动项目为主要目的有组织的旅游活动。资源型 资源型开发模式是指在依托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民俗特色等优势资源的情况下,对体育旅游的开发,如滑雪、体育博物馆、龙舟竞赛等。市场型 是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依托市场需求进行产品开发,有专业的、大众的、刺激的等针对不同职业、年龄特点的旅游产品。比如,青年人对于旅游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满足游历风景,而更多地寻求快乐、寻求刺激,如赛车、各种碰碰车、卡丁车的游戏和比赛等。创新型 创新型开发模式通过设计产品形象,满足旅游者的新奇异的需求,比如体育节事、特殊事件、拓展型体育训练等。其他模式 1.“旅游+体育”的开发模式“旅游+体育”的模式是指以旅游资源为依托开发体育旅游产品,即旅游性体育,比如长城、黄河、五岳等,对应的体育旅游产品有登山、漂流、森林徒步等。 2.“体育+旅游”的开发模式“体育+旅游”的模式是指以体育资源为依托,开发体育旅游产品,即体育性旅游,一方面以体育资源为依托开发旅游产品,以体育活动带动旅游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利用体育赛事、节庆活动等吸引更多的参与者与观赏者。如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等。 3.专项型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专项型旅游资源开发模式是指以某一种体育旅游产品为开发目标,将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成唯一的旅游吸引物,旅游者的旅游目的是针对吸引物而来的。如滑雪旅游、高尔夫旅游等。 4.组合型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组合型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模式是指将体育与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等形式的其他资源相互配合,开展既观光旅游又参与体育活动。如垂钓等。 5.附带型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模式附带型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模式是指在一般旅游活动中附带介绍体育知识,旅游过程中观看表演或参加体育娱乐等,如摔跤、跳板等。 体育旅游模式,它是以团结一项体育赛事展开的旅游模式。例如,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亚运会等体育盛会。人们往往为了亲眼见证这一盛会,而前往观看,同时,也在当地进行旅游消费。又比如,每年定期兴趣办的NBA篮球赛、F1汽车赛、超级橄榄球赛、英超、温网等一系列赛事,也吸引众多体育迷们前往观看,同时,在当地进行旅游消费。事实上。在欧美成熟的体育国家,拥有这样一句名言:“拥有一项赛事,就相当于拥有一个印钞机”。这句话充分证明了体育旅游赢利模式的成功。 做为一项新的赢利模式,体育旅游一定会成为中国新的旅游利润增长点,同时体育旅游新的项目切合点也将越来越多。 [返回列表] 分享至: window._bd_share_config = { "common": { "bdSnsKey": {}, "bdText": "", "bdMini": "2", "bdMiniList": false, "bdPic": "", "bdStyle": "0", "bdSize": "16" }, "share": {}, "selectShare": { "bdContainerClass": null, "bdSelectMiniList": ["qzone", "tsina", "tqq", "renren", "tsohu", "t163", "weixin"]} }; with (document) 0[(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 || body).appendChild(createElement('script')).src = 'http://bdimg.share.baidu.com/static/api/js/share.js?v=83655593.js?cdnversion=' + ~(-new Date() / 36e5)];了解详情>> 2019-11-11 阅读:243
-
美丽乡村丨“生态+效益”模式要火!金台村是2008年地震时受灾最严重的地区,2011年,这里又遭遇了洪水和山体滑坡自然灾害,震后重建五年的房屋再次被摧毁。在当地政府和公益组织的帮助下,来自香港的“城村架构”设计实验室(Rural Urban Framework)为金台村设计修建了这22座房屋,旨在为受灾地区提出一种全新的居住空间解决方案。 2006年成立的城村架构研究所专注于中国农村城市化的过程,作为非营利组织在香港大学运作,并且与其他非政府团体、政府机关合作。“我们的目的是通过他们本地的材料和环境来建造住房,而不仅仅是居住,集合了众多公共空间,比如操场、阅览室、非正式聚会区,这些都会为农村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城村架构的项目是由前瞻性的,对于还未到来的事情,设计师们希望能够预料到。 农村的发展模式,尤其是发生过重大变故的农村,会和城市很不一样。城市化进程中,需要更强的适用性和功能性。给金台村设计的这系列房子,不仅实用,而且很好看。 22座新房子沿街道排列,入口处也设在了临街的方向。家家户户门前,都有一个小回廊,晒个玉米,坐着晒太阳聊天,最合适不过了。同时给一楼的入口处前留下了足够的空间,像是南方的骑楼构造一样,让人们可以在自家门口兜售产品。 考虑到原本建设住宅的土地面积并不宽,设计师们采用了阶梯式的方式,根据空间大小和实际需求的不同,设计了几种不同房型,材料都是混泥土和砖块,顺山势分布,错落有致。最重要的一点,是把农业用地上移至屋顶,节约空间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阳光、雨水都充足了,整个生态系统都是循环的。 此方案帮助村民重建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构建“农村生活新范本”。 除了一般的房屋,城村架构还给村民一个活动中心,很简易,更像是贯通整个村落的连廊,第一层是活动场所,谁家办个酒席都可以上这儿,二层是公共屋顶花园。 土地的稀缺,环境的限制总是考验着农业人的智慧。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国内外都有哪些知名的屋顶农场项目。 世界最大的屋顶农场 纽约市中心,一群热衷绿色环保的年轻人开辟了一个有机农场——“布鲁克林农场”,这片总面积为1万多平米的屋顶有机农场位于一栋建于1919年的六层高的仓库上,号称全世界最大的屋顶土培农场。 农场采用有机模式,种植多种蔬果、饲养蛋鸡、养殖蜜蜂,产品在当地农夫市集售卖,也供应CSA(社区支持农业)会员和几家餐厅所需。农场已经总计售出了12万磅蔬菜。白天,农场和培训计划的学员们一起收获蔬菜,或者接待来访者;晚上,农场上可能有浪漫的晚宴,婚礼或者是电影放映会。 屋顶农场餐厅 丹麦的Stedsans 餐厅,前身是屋顶农场sterGro 。这个屋顶农场开设的原意,是让附近社区以及在都市上班的人群,每日都可以获得农场生产的,新鲜生产的蔬菜、鸡蛋与鸡肉等。屋顶农场成了Stedsans 餐厅最好的卖点,现代人对于回归自然的渴望,屋顶空间成了他们接近乡村的唯一途径。餐厅的菜单每周也都会发生变化,以保证提供最新鲜的有机食材 ,甚至他们还有自己的养蜂场和鸡舍。 城市农业屋顶花园 芝加哥市加里·科默青年中心屋顶花园是一个服务于青少年的课外学习场所。每年,该屋顶花园生产并向学生、当地餐馆、青年中心咖啡厅供应了超过1000磅的有机食品。整个花园欣欣向荣、风景如画,由典型的以耕作为主的菜园脱胎为美丽的休憩场所。 绿色屋顶不仅降低了建筑的气候调节开支,为青少年提供了室外课堂,而且其菜园还经得住充满热情的孩子们的折腾。 中央Rokkaku屋顶农场 这个位于京都的中央Rokkaku区域商业综合体的顶部,有一个屋顶农场,这是一个促进农业的项目设计代表。在介绍这个项目之前,不妨了解一下这个特殊项目的客户吧。 该项目的客户已经长期参与销售蔬菜和经营农场等业务,并且熟知日本农业面临的问题,因此他们希望通过项目来改善日本食品自给自足的情况,同时也希望建立一个沟通体系,打开农业在中部城市的沟通和传播渠道,减少消费者和卖家花很多时间去了解农业的相关信息。该建筑的第一和第二层为蔬菜、水果和加工产品的售卖区。三楼有一个屋顶农场,农场中布设有一家餐厅。 除此以外,还设有零售商店,为了鼓励销售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增设一个区域可供人们沟通、交流和休息。这是一种新概念的商业功能设施。 该项目的另一个特色就是项目设计的收尾工作。设计师对各种功能材料的最大化运用,尤其额外关注于细节,对材料的表面纹理进行细微修改等。这些特性可以从混凝土建筑框架及柳杉装饰中可窥伺一二。瓷砖般的外观与细曲线,大量国产木材制成的屋檐,钢组件等等,都积聚了材料上的运用智慧。 小蜜蜂农场,上海最大的屋顶农场,4500㎡。该农场主打亲子牌,有海洋球、钓鱼、玩泡泡,小动物有小香猪和兔子,还有一大片农场,可以让小朋友认识蔬菜。每个月,小蜜蜂农场都准备了不同的主题节,有应景的赏花、水枪大战;别出心裁的稻草人展览、玉米迷宫,还有秋天的万圣节DIY南瓜派、冬天的圣诞季,月月不重样。 屋顶农场作为一个新型的屋顶绿化概念,主张充分利用城市闲置屋顶空间,通过种植瓜果蔬菜等方式,提高屋顶绿化的实用价值。它可以充分利用城市闲置空间,缓解城市农业土地紧缺矛盾;倡导新的生活与工作休闲方式;产出放心食用的有机蔬菜、水果;对市民提供农业知识教育的机会。世界屋顶绿化大会主席埃德蒙·克林顿·斯诺格拉斯表示,屋顶农场今后会有大发展。 [返回列表] 分享至: window._bd_share_config = { "common": { "bdSnsKey": {}, "bdText": "", "bdMini": "2", "bdMiniList": false, "bdPic": "", "bdStyle": "0", "bdSize": "16" }, "share": {}, "selectShare": { "bdContainerClass": null, "bdSelectMiniList": ["qzone", "tsina", "tqq", "renren", "tsohu", "t163", "weixin"]} }; with (document) 0[(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 || body).appendChild(createElement('script')).src = 'http://bdimg.share.baidu.com/static/api/js/share.js?v=83655593.js?cdnversion=' + ~(-new Date() / 36e5)];了解详情>> 2019-11-11 阅读:73
-
生态旅游 城镇规划乡村旅游是以旅游度假为宗旨,以村庄野外为空间,以人文无干扰、生态无破坏、以游居和野行为特色的村野旅游形式。 随着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近几年围绕乡村旅游提出很多原创新概念和新理论,如:游居、野行、居游、诗意栖居、第二居所、轻建设、场景时代等,新概念和新理论的提出使乡村旅游内容丰富化、形式多元化,有效缓解了乡村旅游同质化日益严重的问题。 以往乡村旅游是到乡村去了解一些乡村民情、礼仪风俗等,也可以观赏当时种植的一些乡村土产(水稻、玉米、高粱、小麦等)、果树、小溪、小桥及了解它们故事。旅游者可在乡村(通常是偏远地区的传统乡村)及其附近逗留、学习、体验乡村生活模式的活动。该村庄也可以作为旅游者探索附近地区的基地。乡村旅游的概念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发生在乡村地区,二是以乡村性作为旅游吸引物,二者缺一不可。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价值。 2015年5月19日是第五个中国旅游日,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湖北恩施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调研旅游扶贫工作。他强调,乡村旅游是基层和群众的创造,旅游扶贫是贫困地区扶贫攻坚的有效方式,是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强化规划引导,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财政贴息、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扶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发展。 旅游规划项目组设计了生态旅游规划项目的开发建设,集中在旅游规划区内进行商务度假、疗养、峰会、演出,均将在这个区域内进行。旅游规划专家陈元夫教授认为:“建立开放街区不仅仅是作为一个景区的入口来考虑,还要使之成为贵阳的一个高端的休闲场所。纵观贵阳的休闲消费市场,没有什么场所可供周末或晚上消费。所以在该景区建设一个开放的商务度假区既满足了区域内人群的休闲消费,又满足了贵阳的城市生活。” 本旅游规划项目根据其主体定位与自身的地形情况,将整个区域划分为七个功能分区,分别为风情走廊区,温泉产业示范,景观房产区,商务度假区,开放街区,商务办公区,预留土地区。良好的自然环境,精致的人文景观,将成为一些企业的办公首选地。建设商务办公区用来满足乌当区一些居民工作的场所,在建设的前期,可以将预留区栽植大量的乔木,用于育林,后期待到土地区域升值时,在做适当的开发建设。 在乡村旅游开发设计中,总结出一下几点:一、增强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在开发乡村旅游中,要通过系统规划,有机整合乡村旅游资源,认真科学地策划好旅游开发项目。同时还要加强文化内涵建设,以乡土文化委核心,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品味和档次。加强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挖掘有利于改变目前我国乡村旅游产品结构雷同、档次低的状况。在开发乡村旅游产品项目和设计中,要在乡村民俗、民族风情和乡土文化上做好文章,使乡村旅游产品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和较高的艺术格调。二、保持本色,突出特色,对于开发乡村旅游,要注意保持乡土特色,突出田园特色,避免城市化倾向。三、树立品牌。四、开发乡村旅游要做好:开发乡村旅游要与其它旅游开发相结合,与农村扶贫相结合,开发乡村旅游要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与资源保护和主打生态个性相结合。五、加强社区参与和对农民的培训引导。开发乡村旅游要将农业、农民和乡村发展高度结合起来,使旅游业成为乡村社区重要的产业。在开发乡村旅游中农民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要把开发乡村旅游做活、做大、做好,就得加大社区参与力度,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引导工作,激发农民办旅游的积极性和提高农民办旅游的能力,努力开拓乡村旅游的本土特色增强旅游收益,是广大农民真正受益。 结合事项 1.乡村旅游开发要与其它旅游开发相结合 乡村旅游不能理解为是一种纯粹的农业资源开发,而要与区域内其它旅游资源和旅游景点的开发结合起来,借助已有旅游景点的吸引力,争取客源,以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 2. 与农村扶贫相结合 据估算农村大约有1.5亿剩余劳动力,到2010年还将至少新增劳动力6350万人左右。从中短期看,中国的就业压力有增无减,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开发乡村旅游可增加旅游就业机会,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城市的压力。 3. 乡村旅游开发要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 2001年中国的小城镇已突破2万个,城镇化率达37.66%,中国平均每年新增小城镇约800个,10年中有1亿农村人口落户小城镇。乡村旅游开发可能牵涉到移民问题,小城镇是比较理想的接纳场所。乡村旅游开发要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小城镇的建设要按旅游城镇的风貌进行控制,使小城镇本身就成为旅游吸引物之一,也可以依托小城镇发展乡镇企业、旅游商业,如农副产品的深加工、旅游纪念品的生产等。 4.与资源保护和打造生态个性相结合 在乡村旅游开发中要注意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的问题,防止旅游开发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加强与生态资源的有机结合,坚持在旅游资源开发中“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经济 国家要对乡村旅游业长期的政策、经济和技术支持是非常必要的。许多研究表明一般乡村旅游很难带来高收益,因此国家除给乡村旅游开发长期的经济和技术上的支持外,还要制定对乡村旅游开发倾向性的政策,并将乡村旅游的开发纳入到各级旅游总体开发规划中。 旅游成为必需品的同时,乡村旅游也正逐渐迈入旅游行业中的必需品之列,尤其成为城市居民日常休闲娱乐的一大主要选择,更是乡村旅游脱贫致富、开放发展的一条有效渠道,同时也是旅游业成为名副其实的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有力证据。因此从“三农”角度出发,乡村旅游受到服务农民的政府的重点关注;作为旅游投资商也应该抓住苗头,加足火力,将乡村旅游这把火点旺;作为旅游开发者,应该采用正确的理论来指导开发、合理的方式来经营,将乡村旅游这把火烧好;而所谓正确的理论指导,当然离不开对旅游开发具有合理指导职能的旅游规划设计院,也正是基于此,该院就此专题进行了以上详尽的探讨,履行该院社会责任的同时,为旅游投资商提供机遇,为旅游开发商扫除盲点,为旅游规划同仁提供借鉴,最终由政府、投资商、开发运营商、规划设计院四位一体、同心协力将乡村旅游做好,促进其持续有效的发展 [返回列表] 分享至: window._bd_share_config = { "common": { "bdSnsKey": {}, "bdText": "", "bdMini": "2", "bdMiniList": false, "bdPic": "", "bdStyle": "0", "bdSize": "16" }, "share": {}, "selectShare": { "bdContainerClass": null, "bdSelectMiniList": ["qzone", "tsina", "tqq", "renren", "tsohu", "t163", "weixin"]} }; with (document) 0[(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 || body).appendChild(createElement('script')).src = 'http://bdimg.share.baidu.com/static/api/js/share.js?v=83655593.js?cdnversion=' + ~(-new Date() / 36e5)];了解详情>> 2019-11-11 阅读:87
-
以有特色的生态环境为主要景观“生态旅游”这一术语,是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于1983年首先提出,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其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以有特色的生态环境为主要景观的旅游。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准则,并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采取生态友好方式,开展的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生态认知并获得心身愉悦的旅游方式。 生态旅游是指在一定自然地域中进行的有责任的旅游行为,为了享受和欣赏历史的和现存的自然文化景观,这种行为应该在不干扰自然地域、保护生态环境、降低旅游的负面影响和为当地人口提供有益的社会和经济活动的情况下进行。 就生态旅游给出了两个要点,其一是生态旅游的物件是自然景物;其二是生态旅游的物件不应受到损害。 在全球人类面临生存的环境危机的背景下,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觉醒,绿色运动及绿色消费席卷全球,生态旅游作为绿色旅游消费,一经提出便在全球引起巨大反响,生态旅游的概念迅速普及到全球,其内涵也得到了不断的充实,针对目前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的状况, 旅游业从生态旅游要点之一出发,将生态旅游定义为“回归大自然旅游”和“绿色旅游”;针对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环境问题,旅游业从生态旅游要点之二出发,将生态旅游定义为“保护旅游”和“可持续发展旅游”。同时,世界各国根据各自的国情,开展生态旅游,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 在生态旅游开发中,避免大兴土木等有损自然景观的做法,旅游交通以步行为主,旅游接待设施小巧,掩影在树丛中,住宿多为帐篷露营,尽一切可能将旅游对旅游物件的影响降至最低。在生态旅游管理中,提出了“留下的只有脚印,带走的只有照片”等保护环境的响亮口号,并在生态旅游目的地设置一些解释大自然奥秘和保护与人类攸息相关的大自然标牌体系及喜闻乐见的旅游活动,让游客在愉怡中增强环境意识,使生态旅游区成为提高人们环境意识的天然大课堂。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多样性 1、注重生态系统完整性,应在非生物因子和生态过程等方面加强生态系统完整性建设。 2、保持生态系统本土性,禁止或慎用引进外来物种,防止生物入侵,保护古树名木和原生的乡土植物群落,防止生态环境退化。 3、重视生物多样性,有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计划,将生物多样性纳入监测内容。示范区设有生物多样性保护专职人员及咨询专家。 4、生物因子植被良好,动植物资源丰富,物种的生境类型众多。物种保护措施有效,珍稀物种和濒危物种能得到重点保护。 5、示范区内无捕猎野生动物和破坏野生动物的生态环境的行为,禁止出售野生动物制品。研究和防治生物危害、生物入侵,合理控制原有的林产品采伐规模。保护区内物种的生存环境,结合示范区绿化等生态建设项目,进行适宜生境的扩大设计。 6、调查、记录和监测国家重点保护和省级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的种类,种群现状、动态分布和生境。识别野生动物活动廊道,必要时可采取人工廊道设计。在野生动物栖息区内的人工设施,控制夜间照明和噪声,保持天空的自然黑暗,避免惊扰野生动物,不应对夜行动物造成明显的干扰。 丰富性 旅游资源结构合理,规模较大,丰度较好。 独特性 1、区内独特的自然景观具有很高或较高的美学价值、科研价值、文化价值,或与之密切相关的人文景观价值较高; 2、生态资源游憩价值较高。示范区内的人为干扰较少,大部分为自然区域。 3、特定资源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稀缺性,在市场上形成较大影响。 生态旅游的内涵应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回归大自然,即到生态环境中去观赏、旅行、探索,目的在于享受清新、轻松、舒畅的自然与人的和谐气氛,探索和认识自然,增进健康,陶冶情操,接受环境教育,享受自然和文化遗产等; 二是要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转。不论生态旅游者,还是生态旅游经营者,甚至包括得到收益的当地居民,都应当在保护生态环境免遭破坏方面做出贡献。也就是说:只有在旅游和保护均有保障时,生态旅游才能显示其真正的科学意义。 (1) 生态旅游的目的地是一些保护完整的自然和文化生态系统,参与者能够获得与众不同的经历,这种经历具有原始性、独特性的特点。 (2) 生态旅游强调旅游规模的小型化,限定在承受能力范围之内,这样有利于游人的观光质量,又不会对旅游造成大的破坏。 (3) 生态旅游可以让旅游者亲自参与其中,在实际体验中领会生态旅游的奥秘,从而更加热爱自然,这也有利于自然与文化资源的保护。 (4) 生态旅游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这些责任包括对旅游资源的保护责任,对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责任等。由于生态旅游自身的这些特征能满足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的需要,从而使生态旅游兴起成为可能。 促进生态旅游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开展生态旅游的重要目的,具体表现在旅游地居民个体层和旅游地社会、经济、文化整体层次两个层次上。旅游地居民是旅游地社会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拥有维护自身良好发展的权利,因此,开展生态旅游必须让当地居民直接参与到管理和服务中去。从经济方面,这样的参与使得他们获得丰厚的经济回报,能有效的促进旅游地经济的发展;从社会方面,旅游业在当地的发展与渗透使得当地居民开阔了眼界,提高了素质,可以更快的融入现代文明;从环境方面,当地居民对自然环境的维护与影响比旅游者更为直接。 总之,生态旅游的发展使得当地居民在科学、经济、技术上对资源实施保护又了客观的可能。在整体层上,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在经济上有利于促进旅游经济的持续增长,并不断为地方经济注入新的发展资金;在环境保护方面可以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管理给予资金的支持,提高旅游经营管理者、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在社会效益方面促进公平分配,有利于居民就业机会的增加等,这一切将有效地促进生态旅游地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进步和协调发展。 [返回列表] 分享至: window._bd_share_config = { "common": { "bdSnsKey": {}, "bdText": "", "bdMini": "2", "bdMiniList": false, "bdPic": "", "bdStyle": "0", "bdSize": "16" }, "share": {}, "selectShare": { "bdContainerClass": null, "bdSelectMiniList": ["qzone", "tsina", "tqq", "renren", "tsohu", "t163", "weixin"]} }; with (document) 0[(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 || body).appendChild(createElement('script')).src = 'http://bdimg.share.baidu.com/static/api/js/share.js?v=83655593.js?cdnversion=' + ~(-new Date() / 36e5)];了解详情>> 2019-11-11 阅读: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