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学旅行 从红旗渠走来
[ 时间:2019-11-11 ] [ 浏览:95 ]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
伴随大众旅游时代的来临,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将“研学旅游”纳入中小学生日常教育范畴。教育部、国家旅游局等11部门也联合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助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
红旗渠风景区于2016年年初入选全国首批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在落实习总书记“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和“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具体行动中,探索出了独特的红旗渠研学之路。
一渠绕群山,精神动天下。
上世纪60年代,十万开山者历时十年,削平山头1250座,架设渡槽152座,开凿隧洞211个,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1515.82万立方米,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开凿出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它像一条蓝色飘带缠绕在“北雄风光最胜处”的太行山上,把中华民族的一面精神之旗插在太行之巅。据计算,如果把这些挖砌的土石垒筑成高2米、宽3米的石墙,其长度可纵贯祖国南北,将南国的广州与北国的哈尔滨连接起来。红旗渠工程之艰巨、美学价值之高,堪称人间奇迹。
红旗渠的修建,不仅解决了林县人民吃水难、用水难的生存问题,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孕育产生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红旗渠精神不仅是鼓舞我们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不断奋进的宝贵精神财富,更是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精神力量!
2016年12月,教育部、国家旅游局等11部门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各地将研学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综合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这一信号的释放,更是把“研学旅行”放在了青少年成长重要的战略高度。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红旗渠已由单一的水利灌溉工程发展为人文与山水最完美、最和谐组合的经典景区,并荣获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旅游系统先进集体、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荣誉称号20多项国字号品牌,先后有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南开大学等500余家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到此挂牌,设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国家“研学旅行”概念的提出,为红旗渠这条“生命渠”点明了新的发展方向,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推动中国研学旅行发展,红旗渠风景区责无旁贷。
红旗渠自建成以来,就一直是中国乃至世界瞩目的焦点,研究和学习的范例。有着悠久“红色历史”的红旗渠,依托景区独有的石工建筑、精神内涵和太行山秀美的山水景观等资源,为中小学生量身打造了“中国青少年红旗渠研学之旅——十个一”主题教育旅游产品,即:当一次红旗渠讲解员、看一场红旗渠电影、走一次红旗渠、推一把独轮车、抡一回开山锤、抬一回太行石、吃一次民工餐、看一场凌空除险表演、学唱一首红旗渠歌曲、开一场红旗渠主题班会。项目以“十个一”主题教育课堂为主要内容和活动载体,通过观光览胜、场景还原、参与体验、精神教育和学习探讨等寓教于乐或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让中小学生在行走中阅读历史,在体验中感受精神,在快乐中完成教育。从而达到提升学生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提升学生社会实践的能力等研学目的。
组织实施的“红旗渠精神进校园”系列活动,到北京、天津、上海、南京、香港和澳门等多个城市的153所大专院校和中小学进行红旗渠精神的宣讲,带动更多学子参与研学旅行。作为中国石工建筑的人工奇迹和时代精神的重要载体,红旗渠首开了中国研学旅行先河。
红旗渠,中国研学旅行新高地
“作为一种精神和文化性格,红旗渠精神早已流进了林州人的血液里,渗透进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创业中,并在发展和实践中,被不断传承、创新和发展。”林州市委书记王军说,“作为河南旅游业一道独特风景,研学旅游、红色旅游正在助推红旗渠跃上一个新高度。”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为促进红旗渠旅游与本土文化的融合发展,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培育文化旅游消费热点,今年4月,由安阳市人民政府主办、安阳市旅游局承办的“红旗渠畔甲骨情”大型研学宣传活动在红旗渠风景区精彩开幕。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画院、郑州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26所全国高校的5000余名学子及我国香港的20名大中小学校长等齐聚红旗渠畔,使得青春气息延伸至红旗渠景区的每一个角落,使得战太行的壮举再次真实展现于世人眼前,将青春与庄严、古朴与现代相结合,展示出红旗渠景区生机勃勃、青春向上的旅游氛围。使广大青少年进一步感受红旗渠精神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让传统文化得以继续传承、创新和活化,以学与乐相补充结合的方式让每一位游客在旅行中学习,在旅行中成长。
5月26日,“中国研学旅行联盟成立大会暨红旗渠研学旅行论坛”在林州市红旗渠风景区召开。会上将红旗渠风景区作为研学旅行联盟的发起单位与副理事长单位、及常设会址,围绕红旗渠制定了《中国研学旅行联盟团体系列标准》和《中国研学旅行联盟红旗渠宣言》。大会形成“中国研学旅行从红旗渠走来”的共识,并决定将每年的5月26日确定为“中国研学旅行日”。
“中国研学旅行日”缘何情定5月26日?中国研学旅行联盟副理事长、红旗渠管理处处长马和平娓娓道来,今年的5月26日是中国研学旅行联盟成立的日子,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红旗渠作为研学旅行联盟的发起单位、副理事长单位与常设会址,将在每年的这一天召开中国研学旅行论坛。“5·26”的谐音是“我爱游”,这三个汉字的拼音首字母“W”“A”“Y”组合后,构成一个新的单词“way”(中文:路,行走之意),意为:“5·26中国研学旅行从红旗渠走来”。
“中国研学旅行从红旗渠走来!”中国研学旅行联盟理事长胡呈军兴奋地说,“研学旅行是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有效育人形式,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重要举措。中国研学旅行联盟成立大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研学旅行建设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红旗渠风景区已渗透中国研学旅行领域新高地,在中国研学旅行行业发展历程上更是一次质的飞跃。”
为加深“中国研学旅行从红旗渠走来”的品牌影响力与广誉度,红旗渠风景区依托中国研学旅行联盟成立大会召开之势,邀请河北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对景区研学产品进行详细规划,先后于7月21日、8月19日两次召开红旗渠研学旅行项目规划专题汇报会,深度挖掘红旗渠旅游资源的发展前景与教育价值、市场价值,以创新规划为理念,以切合当前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身体发展为基点,制定红旗渠研学旅行专业化标准课件、编制红旗渠研学旅行线路,使一套专业且规范的红旗渠研学旅行课程进校园,并在学生后期的生活中和学习中得到有效实践,真正实现寓教于乐、寓学于乐。
9月8日,红旗渠研学旅行规划评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邀请教育部、旅游界、北京大学等各领域七名专家学者组成专家评审组,对红旗渠研学旅行项目规划进行最终评审。会上,红旗渠研学旅行规划被定为国内首部研学旅行专项规划,并认定“山碑·天河·红旗渠”和“研学圣地红旗渠”两大品牌已被红旗渠采用。作为全国首家通过业界权威专家评审的研学旅行单位,红旗渠风景区再一次将中国研学旅行推上新的制高点。
以借助大型活动提升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快扩大和推动“研学圣地红旗渠”品牌影响力,9月24日,由红旗渠风景区、北京家有童星教育集团联合主办的2017万名童星游“研学圣地红旗渠”暨“千名铁姑娘打钎”创世界纪录活动在红旗渠风景区隆重举行。世界上最多人参与的“铁姑娘打钎”创世界纪录在红旗渠风景区申报成功。红旗渠纪念馆活动现场,来自河南、河北、山西、山东、北京等全国百余家学校的学生,摆出巨大的“研学圣地红旗渠”七个字,3000余名“铁姑娘”用新颖的舞蹈艺术形式,精彩再现上世纪60年代铁姑娘们不畏艰险、抡锤打钎,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凌云壮志,向世界展示“山碑·天河·红旗渠”的红色魅力,演绎出以红旗渠为时代象征的民族精神。
红旗渠,五大发展理念下可持续发展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而这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也为红旗渠的课程创新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思路,促进其进一步可持续发展。
红旗渠的研学旅行项目从思维诞生到项目落地,始终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不断丰富产品内容、提升产品品位、开拓产品市场,将书本知识同生活经验、课堂教育同实践体验有机融合,使得红旗渠研学旅行项目产品在实践中发现,在实践中认知,在实践中发展,在实践中得到证实。
红旗渠的红色旅游产品,更是充分做到了将文化与山水、生态与城市形象的有机结合,通过开展研学旅行和红色旅游,形成红、绿、古相互依托的综合旅游方式,实现跨范围、跨行业、跨领域的联盟合作体,从而推进中国研学旅行的社会化与创新化。同时,红旗渠还确保研学旅行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得到有效发挥,加快推进项目的落地实施,将红旗渠打造为国际化、现代化、创新化研学旅行目的地,切实推进我国研学旅行工作,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林州市市长王宝玉说:“红旗渠精神不仅激励我们自强不息、奋斗不已,也促使旅游业日益成为林州市的又一新兴产业。目前,我们的研学产品正在从品牌营销向产业发展转变,随着研学旅行产业链的拉长,研学旅行将撬动林州经济的再次腾飞。”
[返回列表]
分享至: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